大眾網
“紅白喜事要從簡,人情交往不鋪張;尊老愛幼講孝悌,鄰里和睦心舒暢......” 崔楊村順口溜式的村規民約,正成為柴胡店鎮移風易俗工作的生動注腳。近年來,德州市寧津縣柴胡店鎮將移風易俗作為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關鍵抓手,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讓文明新風吹遍鄉村每個角落。
“宣講之聲”傳新風。“大伙想想,為一場婚禮把家底掏空還背上債,往后日子可咋過?結婚是為了兩人幸福生活,可不是比誰花的錢多。”在呂莊村黨群服務中心,宣講員正用樸實的方言與村民嘮著家常,通過真實案例,將往昔因高額彩禮引發家庭矛盾、婚后經濟困難的狀況,與如今新人簡辦婚禮后,用省下的錢成功創業致富、顯著提升生活品質的故事進行對比,并大力倡導旅行結婚、集體婚禮等簡約浪漫又省錢的結婚形式。生動的講述,讓村民們深刻感受到移風易俗帶來的巨大變化。
“自治之約”樹新風。柴胡店鎮巧用村規民約助力移風易俗。各村結合實際,將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反對高額彩禮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成員提前介入,全程規范指導和監督婚喪嫁娶事宜,為村民提供合理建議,引導大家遵守村規。通過發揮紅白理事會、村規民約、善行義舉榜的積極作用,有效約束了村民攀比炫富、鋪張浪費的行為,成功引導村民樹立勤儉節約的文明新風。
“文藝之花”綻新風。柴胡店鎮將移風易俗與文化活動緊密融合。在演出內容中巧妙融入移風易俗理念,小品《喜事新辦》以詼諧幽默的方式展現高額彩禮引發的矛盾及移風易俗后的化解,讓村民在歡笑中接受教育。民俗表演三句半《文明鄉風徐徐來》,憑借朗朗上口的臺詞,將婚喪嫁娶文明簡辦、孝老愛親等文明行為以文藝匯演的形式傳遞給群眾。
“下一步,柴胡店鎮將持續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婚俗改革等活動,弘揚文明新風。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更多文明力量。”柴胡店鎮黨委委員郭艷萍說。(通訊員 姚曉月)
責編:張曉琳
審核:馬寶濤
責編:馬寶濤